专家观点 Voice

  • 数学与人工智能
    鄂维南:数学与人工智能

    对我国来说,由于算力和能源的限制,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路线难以为继。本文试图从数学模型和计算系统两个角度来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的框架和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技术路线。目的不是给出最终解决方案,而是抛砖引玉,激发大家跳出目前主流的技术框架和思维模式,找出适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路线。

    数学与人工智能
  • 强化学科战略,实现学术引领,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包信和:强化学科战略,实现学术引领,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对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进行精准研判、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科技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如何履行职责、把握发展大势?如何进一步发挥学术引领的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刊》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包信和。

    强化学科战略,实现学术引领,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科学数据传播平台是科技影响力的“咽喉之道”
    杨卫:科学数据传播平台是科技影响力的“咽喉之道”

    本文根据2025年6月19日在浙江海宁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97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开放科学范式与创新生态融合”上的报告整理。

    科学数据传播平台是科技影响力的“咽喉之道”
  • 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徐义刚: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双重属性。地球科学研究不仅提升了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类根本问题的认知,建立了理解地球运行的板块构造理论,还始终围绕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展开研究,因而地球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无处不在。本文提出评判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三个标志。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剖析其背后的逻辑规律,旨在进一步提升地球科学的社会功能,以期在未来文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量子物质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
    陈仙辉:量子物质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

    对话陈仙辉院士,深入探讨“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中提及的前沿领域,揭示其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2035年领域发展的战略展望。

    量子物质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
  • 让互联网“沉下来”,深入到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中
    梅  宏:让互联网“沉下来”,深入到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中

    对话梅宏院士,深入探讨“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中提及的前沿领域,揭示其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2035年领域发展的战略展望。

    让互联网“沉下来”,深入到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中
  • 阿秒光科技前沿
    龚旗煌:阿秒光科技前沿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Gassendi)、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安妮•吕利耶(Anne L’Huillier),以表彰他们“用于研究电子动力学的阿秒光脉冲产生的实验方法”。作为一种全新光源,阿秒光脉冲具有持续时间短、光子能量高、频谱宽和时空相干性好等特点,能够对电子进行实时探测和操控,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微观世界提供了崭新手段,打开了通向“电子世界”的大门。阿秒光脉冲产生被认为是激光科学史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工作。本报告将介绍啁啾脉冲放大超短脉冲激光与气体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获得阿秒光脉冲的途径,阿秒光脉冲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和阿秒物理研究进展,并对阿秒光科技在电子超快动力学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阿秒光科技前沿
  •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的三个突破方向
    汪品先: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的三个突破方向

    对话汪品先院士,探讨“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中提及的前沿领域,揭示其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2035年领域发展的战略展望。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的三个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