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地球科学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地球科学

第一章脑与认知科学总论脑与认知科学是以脑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汇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认知及智力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来揭示脑的工作原理、理解脑的高级功能、研究人类精神世界的科学。对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提升和扩展人的能力、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增进心理和精神建康,对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增强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书预览点击购买

  联合领导小组

  组长孙家广李静海朱道本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红阳白春礼李衍达

  李德毅杨卫沈文庆

  武维华林其谁林国强

  周孝信秦大河郭重庆

  曹效业程国栋解思深

  联合工作组

  组长韩宇刘峰松孟宪平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澍申倚敏冯霞

  朱蔚彤吴善超张家元

  陈钟林宏侠郑永和

  赵世荣龚旭黄文艳

  傅敏谢光锋

  未来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地球科学

  战略研究组

  组长安芷生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副组长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国雄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铁冠院士中国石油大学

  戎嘉余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吕达仁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日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曙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欧阳自远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金振民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周秀骥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程国栋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工程研究所

  翟裕生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薛禹群院士南京大学

  

  组长张志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副组长姚玉鹏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

  申倚敏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志峰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卫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建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延晓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沈树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施俊法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蔡运龙教授北京大学

  蔡演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前言

      地球科学是认识行星地球形成和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各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含土壤圈)、岩石圈和水圈(含冰冻圈),乃至人类圈及其组成部分为对象,研究地球系统整体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变化、规律、机理及其相互关系等,以提高对行星地球的认知水平,创建表征行星地球的特征和动力学的理论;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体系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和能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撑。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社会进步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来自于人类探索自然的强烈兴趣以及科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充分应用。

  v

  vi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环境变化成为公认的事实。与此同时,随着包括从外层空间对地球观测在内的地球观测系统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地球科学的研究目标、途径和理念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地球科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未来10~20年或更长时期内,地球科学面临探寻地球和太阳系行星与生命起源的协同演化;地球各圈层物质组成、运移及地球物理场对地球过程的基础作用;地球内部过程与板块构造;气候和环境变化规律与机理;行星地球的内部、外部和场的相互作用;地球资源开采、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干旱和暴雨等)减轻与地球环境的保护等前沿性和基础性重大科学和实践问题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及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交叉融合,强调采用新的观测、监测、探测、实验、分析、模拟和建立理论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全球观测系统、数据网络、实验和管理的平台,并以此来认识、理解和适应人类赖以生存的行星地球及其变化。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定位,从学科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紧迫需求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学科战略研究,旨在筹划未来,推动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原创性成果和理论的诞生。希望通过充分研讨和广泛的咨询审议,提出20112020年我国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和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等,以期为国家发展基础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为相关基础研究的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在路甬祥院士和陈宜瑜院士指导下的战略研究联合工作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统一部署,20095月中旬,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决定按照大气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系统科学六个学科研究组开展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并确定了各学科研究组的负责和撰写人员名单以及责任秘书名单。鉴于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展战略研究,本书不再涉及。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地球科学

   前言

  根据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部署,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布置战略研究的撰写工作,根据进展进行交流和讨论,落实院士咨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完善了战略研究并完成了本书。期间各学科研究组也曾进行多次交流和研讨,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国家发展的紧迫需求;研究不同学科的特点、发展规律与战略地位;提出和建议本学科的发展布局、优先领域与重大交叉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方向和举措等。

  总之,本书提出了20112020年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旨在推动地球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发展我国地球科学的优势领域,促进我国相对薄弱但属国际主流的分支学科和领域的发展,鼓励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和新交叉学科的成长,扶持与实验、观测、数据集成和模拟相关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重视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加速学科创新型成果和理论的诞生。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与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 周秀骥,吴国雄,吕达仁,穆穆,张朝林,李建平,陈洪滨,廖宏,王殿勋,陆汉城,刘秦玉,王会军,陈建民,黄建平,董文杰,管兆勇,傅云飞,温之平,翟国庆,马耀明,曹杰,贺克斌,李国平,罗云峰,任小波,王岐东,丹利,夏茹娣,段安民;参与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程国栋,宋长青,蔡运龙,冷疏影,刘卫东,齐清文;参与地质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金振民,戎嘉余,安芷生,翟裕生,刘嘉麒,薛禹群,王铁冠,莫宣学,翟明国,欧阳自远,柴育成,姚玉鹏,刘羽,施俊法,沈树忠,吴耀,王汝成,颜丹平,谢树成,侯增谦,张立飞,樊祺成,周力平,郭正堂,黄润秋,徐伟彪,肖龙,秦勇,钟宁宁,林畅松;参与地球物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陈运泰,朱日祥,于晟,高锐,丁志峰,王椿镛,刘洪,吴庆举,胡圣标,冯锐,杨宝俊,张中杰,孙和平,吕庆田;参与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李曙光,郑永飞,柴育成,郭进义,孙卫东,李献华,丁兴,尹庆柱,陈骏,郑洪波,彭平安,曾永平,胡瑞忠,吴福元,熊小林,段振豪,谢树成,储学蕾,徐义刚,祁示华,王春江;参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讨论和撰写的专家有:安芷生,秦大河,王颖,欧阳自远,姚檀栋,柴育成,姚玉鹏,张志强,延晓冬,沈树忠,郭正堂,董文杰,罗勇,陈建民,谢树成,周广胜,左军成,宋献方,王二七,石绥祥,丁永建,杨修群,王斌,封国林,徐义刚,朱茂炎,姜彤,王焰新,严中伟,李春来,戴新刚,徐永福,高抒,吴庆宇,张小曳,朱彤,黄建平,杨新,陈星,周凌??,刘滨,程晓,袁文平,成天涛,曲建升,郑军卫,蔡演军。

  vii

  viii

  本书不仅是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多位著名科学家和处在科研一线的青年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重视的结果,同时也吸纳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谨向指导、关心和参加本项工作的专家和科学管理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芷生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

  20115

  目录

  总序(路甬祥陈宜瑜)/ i

  前言/ v

  摘要/ ix

  Abstract/xxvii 

  第一章大气科学/00

  第一节战略地位/00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00

  一、基本定义与内涵/00

  二、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00

  第三节发展现状/00

  一、天气学和大气动力学/00

  二、大气物理学 /00

  三、大气化学/00

  四、气候系统动力学与气候变化/00

  第四节学科发展布局/0

  一、战略目标/0

  二、战略布局/0

  三、学科发展布局、交叉学科重点发展方向/0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0

  一、优先领域发展目标/0

  二、优先领域重点方向/0

  三、重大交叉研究领域/0

  第六节国际合作与交流/0

  一、亚洲季风/0

  二、台风/0

  三、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0

  第七节保障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0

  一、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0

  二、加强团队建设/0

  三、发展综合观测技术和方法/0

  四、鼓励交叉研究/0

  参考文献/0

  第二章地理学/0

  第一节战略地位/0

  一、地理学在科学和知识体系中的地位/0

  二、 地理学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作用/0

  三、地理学对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的支撑作用/0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0

  一、地理学的学科特点/0

  二、 地理学的国际发展态势/0

  三、 地理学的发展规律/0

  第三节我国地理学发展现状/0

  一、地理学科研方向的突破/0

  二、 地理学对社会和科学的贡献/0

  三、地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0

  第四节学科发展布局/0

  一、总体思路/0

  二、 战略目标/0

  三、学科发展方向/0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0

  一、优先领域与重点方向/0

  二、 重大交叉研究领域/0

  第六节国际合作与竞争/0

  一、 国际合作交流中的科学立场与国家利益立场/0

  二、 地理学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要领域/0

  第七节保障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0

  一、 政策与社会保障/0

  二、投入保障/0

  三、 教育保障/0

  四、 组织保障/0

  参考文献/0

  第三章地质学/0

  第一节战略地位/0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0

  一、地质学学科特点/0

  二、地质学国际发展动态与趋势/0

  第三节发展现状/0

  一、我国地质学在国际上的地位/0

  二、国内外差距/0

  第四节学科发展布局/0

  一、指导思想/0

  二、布局原则/0

  三、发展目标/0

  四、分学科发展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0

  xxxix

  xl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

  一、优选原则/

  二、地质学优先发展领域/

  三、地质学交叉研究领域/

  第六节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节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四章地球物理学/

  第一节战略地位/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

  第三节发展现状/

  第四节学科发展布局/

  一、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二、未来5~15年地球物理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

  三、交叉学科发展布局与发展方向/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

  一、优先发展领域/

  二、重大交叉研究领域/

  第六节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节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五章地球化学/

  第一节战略地位/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

  一、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三、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四、有机地球化学/

  五、岩石地球化学/

  六、环境地球化学/

  七、矿床地球化学/

  八、表生地球化学/

  九、生物地球化学/

  十、实验地球化学/

  十一、计算地球化学/

  十二、化学地球动力学/

  第三节发展现状/

  一、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三、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

  四、有机地球化学/

  五、岩石地球化学/

  六、环境地球化学/

  七、矿床地球化学/

  八、表生地球化学/

  九、生物地球化学/

  十、实验地球化学/

  十一、计算地球化学/

  十二、化学地球动力学/

  第四节学科发展布局/

  一、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三、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四、有机地球化学/

  五、岩石地球化学/

  六、环境地球化学/

  七、矿床地球化学/

  八、表生地球化学/

  九、生物地球化学/

  十、 实验地球化学/

  十一、 计算地球化学/

  十二、 化学地球动力学/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

  一、优先发展领域/

  二、重要交叉领域/

  第六节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节保障措施/

  xli

  xlii

  参考文献/

  第六章地球系统科学/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

  一、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内涵/

  三、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发展动态/

  第三节发展现状和研究特点/

  一、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不断更新,向着人类可实际利用的方向发展/

  二、观测监测研究网络和科学钻探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平台

  和手段/

  三、评估、模拟与预测能力的发展为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全球和区域大型合作计划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

  形式/

  五、建立地球系统科学组织与教育机构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六、我国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

  一、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

  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目标/

  三、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第五节未来5~10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与交叉研究领域/

  一、地球系统历史/

  二、生命演化和地球深部过程与地球系统/

  三、生物圈的关键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与地球系统/

  四、我国区域水循环与地球系统/

  五、冰冻圈演变过程、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六、大气气溶胶和大气污染物与地球系统/

  七、东亚区域环境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与地球系统/

  八、我国海平面和海陆过渡带变化的动力学及趋势预测/

  九、全球变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与温室气体的控制/

  十、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适应与地球管理/

  第六节保障措施和支撑体系 /

  一、观测数据获取/

  二、 地球科学钻探的系统开展/

  三、 代用资料数字化/

  四、数据平台建立/

  五、虚拟地球系统/

  六、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丑纪范,赵柏林 2004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现代气象业务卷)北京: 气象出版社

  端义宏 2009 天气系统的变化与趋势预测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14222

  符淙斌,胡敦欣,安芷生,等2009 全球变化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49263

  黄荣辉,陆则慰,范蔚茗,等 2006 21世纪初国际大气科学发展趋势和前沿学科领域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21世纪初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 北京:气象出版社:17

  黄荣辉 2006 20世纪大气科学的发展成就和21世纪初大气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 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21世纪初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 北京:气象出版社:1123

  黄荣辉 2009 气象灾害与防治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387400

  李崇银 2009 气候系统的变化与趋势预测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22236

  李建平,王金成 2009 资料同化系统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 科学出版社:499505

  李建平, 吴国雄, 胡敦欣2011a 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上卷) 北京: 气象出版社

  李建平, 吴国雄, 胡敦欣2011b 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下卷) 北京: 气象出版社

  吕达仁 2006 大气物理学前沿与进展展望——国际物理年的一些思考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 21世纪初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151153

  罗云峰,赵兵科,周小刚 2006 我国大气科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几个问题的简单思考 地球科学进展,17(6): 657664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2008 进入21世纪的大气科学 郑国光,陈洪滨,卞建春,等译北京:气象出版社

  秦大河,罗勇 2009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77290

  秦大河,孙鸿烈 2004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 北京: 气象出版社

  世界气象组织(WMO2006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2005~2015年战略框架:地球系统的协调观测和预报(COPES)李建平,刘屹岷,周天军,等译 北京: 气象出版社 

  苏纪兰,王东晓 2009 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31133

  吴国雄,段安民,李建平 2009a 天气、气候系统和空间天气的变化与趋势预测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 科学出版社:212214

  吴国雄, 李建平 2005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4卷) 北京:气象出版社

  吴国雄,李建平,俞永强 2009b 地球系统模拟器与数值模拟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492499

  伍荣生,方娟 2009 台风灾害及全球变暖的影响 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423428

  许小峰,胡欣,王卫丹, 2006 国内大气科学发展状况及优先领域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21(3): 324330 

  周秀骥,吴国雄 2004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卷) 北京: 气象出版社

暂无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