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沈阳市政府和企业有需要,我责无旁贷,一定尽力!”8月11日下午,在创新沈阳建设院士座谈会上,能源动力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院士的话引起了全场共鸣。
曾经,第一台车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新中国工业史上的数百项“第一”记录着沈阳的辉煌;今天,沈阳人谈起家乡却总有些许感慨——发展落后于广东、江浙一带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甚至远低于南方一些小城市。
在这场院士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近20位院士纷纷向沈阳市政府建言献策,希望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城市发展得更快、更好。
“从材料、航基电热到力学、土木、能源、环境、交通和矿山,技术科学部很多专业领域和沈阳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探索一些有针对性的咨询合作,推进沈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说。
谈航空,打造全国“龙头级”产业
“沈阳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今天,与成都、西安相比,中国三大航空工业基地中沈阳仍然是最强的。”会上,航空制造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荻院士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朱荻为家乡航空业的发展而自豪。
朱荻表示,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综合能力最强的是中航沈飞;在发动机研发方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承担着多项新型国家发动机研究任务,主打的几型发动机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都非常了不起。”朱荻说。他建议沈阳市在当前城市科技创新规划中更加重视航空工业,把它做成“招牌级”“全国龙头级”产业。
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祝学军院士同样成长于沈阳。她表示,在自己从事的很多关键技术研发或联合攻关中,沈阳的相关研究单位给予了大量支持。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在国防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说明沈阳的工业基础和科学基础是非常好的,在一些新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祝学军希望,通过创新沈阳生态建设平台,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把沈阳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变成名片和品牌。
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江涌院士认为,沈阳在航空研究领域有着比较密集的创新群体、雄厚的工业基础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其以创新链为牵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通过把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形成产品和稳定的供应,最终实现经济和区域价值。
他同时建议,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工业云与航空工业紧密结合,将数字技术纳入从设计、制造到实践的全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把相关设计、制造通过云的形式组织起来,发挥不同机构的最大优势,提高效益,助推领域跨越发展。
话材料,打通创新—产业链是关键
作为一名碳材料学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成会明院士已在沈阳学习、工作40余年,见证了金属所很多原创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如高端轴承钢、金属复合漆、耐腐蚀钛合金等,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虽然沈阳在基础研究创新链、高端制造链上都有很好的基础,但二者之间缺乏有机的串联。“如果能把金属所的新材料创新技术跟中国航发、中航沈飞、沈鼓集团以及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链有机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让我们的成果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会明说。
“研制一个新材料当然是创新。”磁学和磁性材料学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保根院士也认同这一观点,“但更深层次的创新是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让先进的技术、零部件和系统应用连接起来”。
目前,沈阳已经建立了1280多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沈保根表示,要让这些平台发挥作用,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关键。
“这些年,沈阳在材料领域为国家深空、深地、深海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院士说。
会上,申长雨透露了一组数字:过去5年,辽宁省授权的发明专利6万余件,其中新材料领域1.5万余件;沈阳在该省新材料授权发明专利中占比43%以上,在全国相关占比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说明材料产业是辽宁省和沈阳市的优势产业。
不过,他表示,与国际相比,沈阳新材料专利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改造专利多、延伸专利多、创新专利少。下一步“补短板”需高度重视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专利就地转化,以及海外专利布局优化,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说跨越,除了“引凤”还需“留才”
像东北很多城市一样,沈阳人才的流失与引进也是极受关注的问题。
座谈会上,物理学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直言:“打造高水平的创新高地,必须有尊重人才的政策,形成重视人才的气候。”
“要吸引人才就要重视人才、支持人才,打造人才生态。”在他看来,一个城市是不是有活力、能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对实现宏观部署非常重要。同时,一个产业的布局发展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除了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打造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体系之外,就是强力打造人才高地。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吸引人才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出全新的、一揽子的人才政策,让更多科研人员感觉到沈阳是个热爱人才、尊重人才的城市。”薛其坤说,沈阳曾经吸引了师昌绪等老一辈战略科学家,培养了卢柯等新生代科学家,打造了我国材料和金属产业中心。新时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更需注重人才建设。
材料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院士也认为,构建人才生态,除了筑巢引凤,还要立足现有的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把现有的人才留下来,为推动新的产业孵化构建人才基础。
此外,座谈会上,刘维民、张红卫、何雅玲、高德利等多位院士就新型储能、智能化制造、节能产业发展等新发展方向的布局,向沈阳市政府建言献策。
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十分认同院士们的“把脉问诊”。“沈阳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就是要通过创新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这个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他说,针对东北人才引进难题,沈阳已经推出4.0版人才政策,从研发平台、薪资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他希望与会院士未来继续关注、支持沈阳,促进科技成果在沈阳落地,培养、带动更多的青年才俊在沈阳绘就创新篇章。
《中国科学报》 (2022-08-1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