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次:卫星互联网安全科学与技术

论坛执行主席
  • 冯登国院士 冯登国院士
  • 王小云院士 王小云院士

论坛日期:2025年8月22日

论坛地点:西安市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报告厅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主题报告
  • 复杂空间环境卫星互联网可靠组网技术

    盛敏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卫星互联网工作在开放的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效应影响巨大。本报告探讨卫星网络结构、能力等在空间环境效应作用下受到的影响,重点讨论卫星互联网可靠组网需要的关键技术,为保障卫星互联网信息服务能力提供支撑。
  • 面向卫星互联网的多源异构组网安全关键技术

    苏洲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各国相继布局鸿雁、行云工程、OneWeb、 Starlink 等低轨星座。作为对传统卫星通信网络的重构,卫星互联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战略领域,同时也面临通信链路、地面系统、卫星载荷与供应链等多维安全挑战。本报告探讨在多源异构的卫星组网环境中,接入认证与数据传输的安全保护,包括基于零信任理念的多因子认证与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等,为构建安全、智能、融合的下一代卫星互联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面向低轨星座的星间链路技术发展与思考

    李立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报告介绍我国卫星星间链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针对低轨通信组网和低轨大规模星座海量数据传输的需求,从在轨数据处理与交换、微波与激光星间链路等方面的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 UltraStar: 超密低轨巨星座卫星互联网综合仿真器

    周海波 教授 南京大学

    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专用仿真平台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大规模星座超密组网协议验证与关键场景和技术性能评估等方面面临测不起、测不全、测不真等主要挑战,研制了一种高保真高效率的低轨巨星座仿真器,为 6G 空天地一体化与大规模低轨星座超密组网中的关键技术评估以及重要场景应用和方法验证提供重要手段与支撑。
  • 天地一体化互联网发展与安全的思考

    李贺武 研究员 清华大学

    天地一体化互联网是互联网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边界扩展与突破,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方面。报告从计算机网络的视角来分析天地一体化互联网技术演进和发展,进而从未来空间网络安全需求来分析对现有网络空间安全的全新技术挑战。卫星互联网方兴未艾,让我们以网为始,从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