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烯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及其应用

报告简介:

富勒烯因其稳定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子特性而备受关注,在能源、材料、生命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近年来在富勒烯应用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包括:(1)发展了四代富勒烯制备技术,建成了国际上第一条金属富勒烯宏量生产装置,第一套在Ar气氛条件下规模化生产高纯富勒烯的生产线,满足了富勒烯大规模应用的需求;(2)研究了富勒烯光电特性,富勒烯不但能够作为优秀的电子受体材料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和有机光伏器件,而且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通过改变富勒烯的种类、构型以及外接功能修饰基团等方式调控了其激发态特性,开发了具有μs级长寿命三重态的富勒烯及衍生物材料,实现了激发态电子转移方向的原位调控和富勒烯-donor衍生物电荷分离态位置的理论预测;(3)基于富勒烯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超级抗氧化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了富勒烯在治疗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糖尿病、肺纤维化等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索了它们对于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机理;(4)基于金属富勒烯分子的电、光、磁,以及自旋特性,研究了金属富勒烯在空间限域条件下的电子自旋操控,并开发了金属富勒烯与MOF的复合磁性材料,设计并制备了超灵敏弱磁场感应分子器件。

报告人简介:

王春儒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创业人才。1992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固体研究所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10年,并于2002年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在国内率先开展富勒烯的产业化,实现高纯度生物医药级富勒烯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富勒烯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探索了富勒烯在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并获得了全球第一个针对肿瘤化疗的富勒烯创新药临床试验批件,预期将于2025年9月进入临床试验。近年来在包括Nature,Science, Nature Commun., JACS, Adv. Mater.等杂志上发表SCI文章近35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