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物理与材料逆向设计http://videozh.cas.cn/masvod/public/2025/09/09/20250909_1992c81d761_r36_1200k.mp4
龚新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
人工智能已深刻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格局。本次报告将探讨人工智能对计算物理学科产生的现实影响,主要基于团队的研究成果,阐释人工智能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科恩-沙姆方程求解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还将展示若干基于人工智能物理原理实现材料逆向设计的典型案例。 -
高速光电子芯片是人工智能的物理支撑http://videozh.cas.cn/masvod/public/2025/09/09/20250909_1992c869e6b_r36_1200k.mp4
罗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光电子器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数字经济引擎,其速度与带宽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高速光电子器件不仅有力地支撑了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带动了以微波光子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装备、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终端、量子信息、AI/类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力。本报告将介绍光电子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中的地位,分析我国光电子器件的机会、挑战,以及未来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热点。 -
新一代 AI 驱动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http://videozh.cas.cn/masvod/public/2025/09/09/20250909_1992c8d91a6_r36_1200k.mp4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自动驾驶发展的新阶段,下一代 AI 驱动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环境感知、类脑智能决策、智能网联车脑/云脑一体化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托多源多态传感器、互联互通控制器、云端大数据平台等装置,融合大数据驱动学习、人机协同增强智能和自组织群体智能等下一代 AI 技术,使汽车实现交通环境深度感知、交通态势准确认知、人车路一体化决策和控制等能力,加速推动部分或全部无人驾驶的下一代智能系统的迭代发展。 -
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http://videozh.cas.cn/masvod/public/2025/09/09/20250909_1992c8fd6f8_r36_1200k.mp4
张涛 教授 清华大学
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是目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热点。具身智能概念在 1950 年首次被提出,指能够与环境交互感知,具备自主规划、决策、行动、执行能力的机器人或虚拟环境中的仿真人。具身智能具备自主感知、认知、理解、推理、行动等类人或高于人类的能力,具备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的完整人脑结构以及可实现行动的机器身体。该报告从具身智能的身体、脑部以及具身智能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了具身智能的发展现状,从多模态感知技术、世界认知与理解技术、智能自主决策技术和运动操作联合规划技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最后阐释了目前具身智能面对的多种挑战。在通用人形机器人方面,该报告总结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多技能通用人形机器人创成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感知控制与人机交互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从而指出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协同发展的理由与重大意义。最后展望了通用人形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土木工程智能科学前沿http://videozh.cas.cn/masvod/public/2025/09/15/20250915_1994c0b69dc_r36_1200k.mp4
李惠 中国科学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全过程包括规划、建筑艺术设计与功能设计、静动力学与流体力学分析、材料与结构设计、建造、运维、报废与循环利用。传统土木工程学科在上述过程形成了各自独立分支;另一方面,上世纪 50-70 年代构建起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难以满足当今日益大型复杂土木工程结构体系。本报告首先简要介绍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历史,分析土木工程面临的挑战;其次,较系统介绍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包括城市智能规划、建筑艺术智能设计与功能智能设计、力学微分方程发现与求解、土木工程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智能设计、城市工程系统智能防灾减灾、智能建造、智能运维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及集成智能模型;最后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