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次:中枢神经再生与临床转化研究

日期:2020年10月24日-25日

地点:北京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脊髓损伤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演讲人:戎利民

    脊髓损伤是由创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脊髓功能性损伤疾病。近年脊髓损伤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科学评价新药物、新技术对脊髓损伤的安全性与疗效, 同时保护患者的权益,有必要对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 脊髓损伤精准康复评定与治疗

    演讲人:刘楠

    脊髓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引起肢体感觉异常和瘫痪,使患者功能独立性下降或丧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则广泛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引起呼吸、循环、排汗、膀胱、肠道、性功能等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体育娱乐活动所致的脊髓损伤不断增加。脊髓损伤对患者造成灾难性影响,严重损害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精准康复评定是评价脊髓损伤程度和功能水平、判断预后及反映干预措施疗 效的必要手段。目前用于脊髓损伤康复评定的国际标准包括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国际标准(ISAFSCI)和脊 髓独立性评定(SCIM)。



  • 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与神经网络功能恢复的评定

    演讲人:吴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统计,每年全球约有 50 万人发生脊髓损伤,其中 90%为外伤性,并且常见于青年期,脊髓损伤常对患者的生活造成长期的影响。脊髓损伤主要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按照损伤程度有细分为Asia A 级-E 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有功能改善的可能,但是完全性损伤的功能提升办法不多,主要还是辅具或者生活环境改造等代替康复方案。

    脊髓损伤后可以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二便障碍,性功能障碍,交感/ 副交感紊乱等。临床脊髓损伤康复治疗除了针对不同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和神经调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是脊髓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延迟或者掩盖功能的恢复,甚至还能够影响患者的生命。

    常见的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包括:痉挛(发生率超过 65%),肌肉萎缩,周围神经退行性改变,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 65-90%),骨化性肌炎,关节挛缩,骨质疏松,呼吸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在本次报告中,我们主要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恢复脊髓损伤的功能。去除不利因素, 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 神经可塑性增强的脊髓损伤脑控康复训练与功能重建技术

    演讲人:徐光华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交通事故、工伤意外等造成的脊髓损伤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脊髓损伤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严重时造成脊髓神经细胞死亡,形成患者功能的终生丧失,其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课题。近年来,干细胞与生物活性材料给脊髓细胞再生提供了希望,但再生神经细胞仅仅奠定了神经功能修复的基础,脊髓损伤的功能重建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功能康复训练才能实现。

  • “一侧半球管双侧”——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新策略

    演讲人:徐文东

    脑中风等一侧半球损伤后遗留的对侧肢体偏瘫是造成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仅中国就有患者两千余万,是重大的社会健康问题。传统思路是修复损伤半球加康复,但治疗效果有限,陷入瓶颈,长期“无医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