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升级回收与从头设计
报告简介:
聚烯烃目前全球年产量高达 2.5 亿吨,占全部塑料的一半左右,全球平均每人每年使用量超过 30 公斤。聚烯烃凭借其低成本、巨大的年产量和出色的化学/物理性能,在现代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不可或缺。与此同时,它们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目前采用的回收策略,包括物理回收和热解,都无法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挑战。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更有效和创新的策略。首先,大量的聚烯烃被生产、使用和丢弃,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将继续发生。在这一领域,国际前沿及关注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1)物理升级回收可以将消费后的聚烯烃转化为性能与原始树脂相当或更好的材料,这无疑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2)催化升级回收,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以选择性的方式将聚烯烃废物转化为高价值产品,这也是非常需要的。通过这种方式,消费后的聚烯烃可以被视为有价值的资源 / 起始材料,而不是废物或污染。(3)从长远来看,能够重新设计整个聚烯烃系统的策略是令人着迷的,值得探索。通过更节能和更高效的途径生产聚烯烃,以及合成具有增强性能的聚烯烃,也有助于减少碳足迹。(4)此外,设计和低成本合成新型聚烯烃类材料,这些材料可降解和可回收,同时具有与传统聚烯烃相当的材料性能,可以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终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陈昶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于 2005 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10 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西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于2011年起在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担任研究员,2012 年底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陈昶乐教授已在国际期刊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00余篇,论文他引10000余次,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70余项。曾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奖,美国化学会 Macromolecule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以及中国化学会 - 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