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 材料的生产与应用
报告简介:
传统的生物制造以模式微生物为主,具有发酵技术成熟,分子改造技术成熟,但易染菌、能耗高、产率低、过程控制复杂等特点,其生产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不如化学工业。为突破传统生物制造的瓶颈,嗜盐菌等极端微生物近 10 年快速发展成为底盘细胞,成为开放无灭菌以及可以连续发酵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嗜盐微生物是在高渗透压环境中具备正常生长能力的极端微生物,近年来,嗜盐菌的分子生物学工具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其改造和工程化发展迅速,已经完成了多种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小分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包括形态学工程改造带来的下游产物回收的便利。基于嗜盐菌底盘细胞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具有基因可编辑性、节能节水、无需灭菌、可连续发酵、设备和操作简单以及一个底盘,多种产物等优点,合成生物学武装的嗜盐菌打开了新型生物制造的一扇新窗口,多种 PHA 的应用场景也被开发出来了。
报告人简介:

陈国强
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 “ 生物合成 PHA 材料及其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 的研究。学术论文在 Google Scholar 引用 4 万千多次,H 指数 106。获得授权专利 70 多项,50 个公开专利。他开发的技术已经在数家公司用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