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硅基叠层应用的钙钛矿缺陷和器件结构研究
报告简介:
聚焦缺陷态调控与器件物理优化,系统性突破效率 - 稳定性协同提升难题:提出三卤合金策略抑制光致相分离;揭示钙钛矿 / 聚合物多模式反应与深能级缺陷的构效关系;首创多孔绝缘接触(PIC)结构破解钝化 - 传输权衡矛盾;开发空气制备 p-i-n 器件的综合稳定剂体系。2023-2024 年实现 p-i-n 倒置器件26.1%(认证)、26.7%(稳态)效率纪录,打破 n-i-p 结构垄断格局,成果入选“NREL”及权威光伏效率表。研究为构建高效稳定钙钛矿顶电池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推动叠层技术产业化发展。
报告人简介:

徐集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本硕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博士,先后在斯坦福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及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开展博后研究,主持美国能源部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项目。攻克 p-i-n 反式钙钛矿器件技术瓶颈,打破正式结构效率垄断,引领叠层技术革新。创造红外量子点及钙钛矿太阳电池多项世界认证效率纪录,成果入选 NREL 光伏效率榜单。在Science、Nature Energy 等顶刊发表突破性成果,获 " 科学探索奖 "、" 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提名 " 等。其研发突破为叠层光伏产业化提供关键技术路径,推动太阳能技术向超高效、低成本方向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