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院士助力青海创新发展咨询座谈会在西宁举行。这是2022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中科院地学部30余位院士分别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青海省水利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研讨交流,为促进青海省高质量发展聚智献策。
青海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地区正是这一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首批国家公园中的“领衔者”,持续努力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护修复生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提供“青海方案”和“青海经验”。
在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咨询座谈会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详细介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历程及其科技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并着重谈到了目前在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江源生态系统稳定性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且存在生态管护与监测基础设施薄弱,生态保护管理力量不足,科研基础弱等难题。而在确保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也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咨询座谈会现场
对此,中科院院士杨元喜和龚健雅提出,要大力加强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监测站点紧密结合,开发便于监测与分析的实用化工具,从而对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进行多维度、数据化的精准监控与研究评估。例如,厘清物种数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和改进物种保护策略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中科院院士苏纪兰认为,在建立全面精准的监测体系的同时,国家公园应加强数据的开放共享,特别是要融合政府管理部门和野外台站的监测数据,以及科研项目、基金产出的研究数据,打造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面向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群体开放,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创造、转化和利用。
中科院院士谢树成强调,与广受关注的动植物资源不同,微生物种质资源还存在大量空白的研究地带。在三江源高寒、低氧、干燥和强紫外线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有着许多宝贵而特有的微生物种质资源。重视对它们的科学研究,将助其在农业、工业、医疗领域发挥潜在的巨大价值。
中科院院士赵国春和底青云则建议,挖掘最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名片”,用于开放展示,同时,建设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国家公园科普馆、博物馆,适度发展旅游经济,增进大众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了解,也为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反哺渠道。
除此之外,院士们还围绕黄河青海段下游的多泥沙沟道综合治理、遥感地质成像处理、盐湖资源保护与开发、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化石研究保护等主题,共开展了5场高水平的咨询座谈会。与会院士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和前瞻研判的优势,传播前沿理论、剖析技术症结、提出应用对策,倾情倾力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把脉问诊,为建设产业“四地”建言献策。
对接单位表示,院士们从青海省省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结合实际为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问题等提供咨询,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将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尽快破解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中的痛点难题,争取获得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将积极与院士们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推进各自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此次咨询座谈会由中科院地学部常委会主办,中科院学部工作局承办,青海省科协、青海省委人才办、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