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免疫抑制和激活机制

报告简介:

细菌治疗因其实体瘤定殖特性、免疫刺激和药物递送能力而备受瞩目。但细菌如何在肿瘤微环境中既逃逸抗细菌的免疫防御又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工程化沙门氏菌,揭示了细菌免疫疗法的双重作用机制。研究显示,IL-10受体(IL-10R)的迟滞表达在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形成记忆效应,促使其进入IL-10R高表达状态。抗瘤菌通过刺激瘤内的巨噬细胞分泌IL-10,减弱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趋化运动与杀伤,并通过白介素10受体的迟滞效应特异性地激活并扩增瘤内组织驻留的记忆性CD8+T细胞,发挥抗肿瘤功能。对人样本的分析表明,IL-10R高表达状态可能在人类肿瘤免疫细胞中普遍存在。本研究为细菌免疫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治疗框架。

报告人简介:

刘陈立
二级研究员,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14年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创始主任,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担任《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ASBA联席主席。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研究,聚焦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特别是探索单细胞生命从头合成的设计原理,以及实体瘤的合成细菌治疗。主持“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B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专项B类”等科技任务。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