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基因多样化的DNA力学密码

报告简介:

基因组遗传信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活动又常伴随着DNA损伤的发生。但“祸福相依”,基因组DNA变异亦可赋予细胞新的功能。适应性免疫系统中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即是哺乳动物中少数的DNA程序性变异过程之一。B细胞经历基因重排、高频突变、DNA重组等过程,产生高效亲和力抗体分子。脱氨酶AID起始了抗体基因DNA突变,将单一DNA序列转化为天文数字的抗体基因。研究组致力于探索免疫受体多样化的机制研究。我将介绍DNA力学性质、RNA转录机器等在AID活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对下一代抗体人源化小鼠模型设计的启示。

报告人简介:

孟飞龙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B细胞抗体免疫学基础研究。研究组通过免疫学、生物化学、功能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方法,结合动物模型和人群样本,研究B淋巴细胞中程序性DNA损伤的靶向和解读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抗体发现迭代技术。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Nat Cell Biol等期刊;多次组织国际会议并为国际期刊审稿;申请多项抗体技术专利。先后得到中组部海外引智计划(青年项目)、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交叉团队项目、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已培养博士、博士后9名。曾获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