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日地空间中的能量粒子加速主要受到两种驱动源的影响:共转相互作用区(CIR)和日冕物质抛射(CME)。CIR 是由快速太阳风追赶并压缩慢速太阳风形成的区域,其边界处常伴随有磁场和速度的剧烈变化,是粒子加速的理想场所。而CME 则是太阳大气中大规模的等离子体爆发,其速度可达数千公里每秒,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和磁场结构;当它们撞击地球磁场时,会引发强烈的空间天气事件。磁场重联与波-粒相互作用是宇宙空间中的基本物理过程,是理解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关键。这些过程在日地空间中频繁发生,尤其是在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太阳风高速流等驱动地球磁暴活动期间。通过磁场重联与波-粒相互作用,地球空间的离子、电子等带电粒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这些高能粒子随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天气现象。
在地球磁层内,能量大于 100keV 的高能电子被称为“杀手电子”。这些电子的能量极高,足以穿透卫星的防护层,对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害。“杀手电子”的形成与地球磁层的波动和波-粒相互作用加速密切相关。能量电子它们会在特定的电场和磁场结构中被加速到非常高能量,形成“杀手电子”。除了“杀手电子”外,地球磁层内还存在大量的环电流离子。这些离子主要由太阳风中的质子和地球大气层中逃逸的离子组成,它们被地球磁场捕获并垂直地球磁场做漂移运动,形成环绕地球的电流环。环电流的强度与地球磁场活动水平密切相关,当地磁活动增强时,环电流的强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形成驱动地球磁暴的环电流。
近年来,我们提出了跨尺度能量传输的新思路来理解日地空间中的复杂现象。这一思路认为,从太阳风到地球磁层再到电离层,能量和动量在不同尺度之间以复杂的方式传递和转换。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揭示这些跨尺度传输过程的物理机制及其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同时,为了深入研究日地空间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及其加速机制,我们发展了先进的卫星搭载的能量粒子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空间中的粒子能谱、通量和投掷角等参数。这些探测数据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还为空间天气预报和卫星防护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综上所述,地球空间能量粒子加速传输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研究领域。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自然现象的物理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