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脑重大疾病药物研发

报告简介:

脑重大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肿瘤、帕金森病、痴呆、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癫痫等)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世界各国先后启动脑健康行动国家计划,目的是降低脑重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的负担。但是,脑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型千差万别,以知识驱动新药研发举步维艰。利用精准表型技术、结合多组学技术,以逆向转化医学研究范式为寻找复杂疾病的干预靶点,为脑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找到了新的出路。建立高质量的人群和疾病队列、跨组学生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功能验证平台是实现新范式的关键。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建立脑血管病新药研发队列CNSR3,完成了多组学大数据平台,创建了脑血管病多组学创新中心(CORE),利用逆向转化医学新范式找到9个创新药物靶点,部分完成了产业转化,为脑重大疾病新药研发做了有益的探索。

报告人简介: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学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四五常见多发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3%;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利用大数据和多组学驱动模式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推动中国脑健康体系的建设,创立一些列脑老化和脑健康评价标准并应用于临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The Lancet、JAMA、BMJ、Circulation、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Stem 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22)、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21)、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2020)。CHANCE相关研究获得2022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世界卒中组织(WSO)最高成就奖(主席奖)(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