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革命时代背景下地球科学教育的若干展望
报告简介:
报告人简介:

王成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和555项目主席,连任两个国家“973”项目和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共发表中英文专著和教材18部,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 Nature Geoscience、PNAS、Science Advances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67篇,总被引22318次,H 指数71。通过近50年在青藏高原和松辽盆地以及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对比研究,在白垩纪古环境与古气候、构造隆升与沉积响应和含油气盆地分析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提出了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事件原创性认识,形成了全球重大地质事件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提出了高原从中部率先隆起的“原西藏高原”隆升新模式;提出羌塘盆地为首选勘探目标并进行了区带和远景资源量的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 1)、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与西藏自治区三个一等奖在内的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美国地质学会 Fellow 称号。作为创始成员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并推动其成为国际地科联认可和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的第一个大科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