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古DNA探究东亚人群迁徙演化与适应
报告简介:
提出以人类为代表的生物进化需要适应地表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而生物演变史也是对环境的适应史;通过距今100,000~100年人类基因组数据,探讨了东亚,特别是中国十万年来的人群遗传历史,以及人类迁移、演化与适应的历程,呈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早期人类迁徙、演替及内外交流互动的复杂历史图景,为理解第四纪时期地表环境演变和生物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报告人简介:

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杰青。长期从事古遗传学研究,围绕古DNA、古蛋白探索人类及伴生物种(动物、微生物)的起源与演化问题,取得许多国际重大科研发现和重要技术创新,如破译世界、东亚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揭示早期现代人扩散路径及与灭绝古人类基因交流细节;从青藏高原“土”里获得东亚首例丹尼索瓦人DNA,绘制东亚四万年来现代人群的动态遗传图谱;解码东亚人特有适应性基因和共生古微生物功能性基因演化特点,洞察古代人类与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主导开发古核DNA捕获技术、设计关键位点探针等,实现古代人类和微生物的全基因组范围研究,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迄今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相关研究入选Nature十大科学事件、世界十大人类起源研究新认知等。因研究重要性,被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