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目标探测雷达系统技术
演讲人:马林
空间目标探测是人类进入空间、和平利用空间的基础,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中低轨空间目标约占总数的 80%,其观测手段主要是雷达。随着人类开发太空的加剧,以及空间卫星形态与数量的增多,大型宽带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及精密跟踪测量与成像雷达系统是世界科技强国在空间目标观测领域竞相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报告介绍了空间目标的观测需求,国外空间目标观测雷达及技术发展的主要情况。阐明了空间目标观测雷达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方向与理论基础,分析了雷达探测目标尽全编目、及早发现、精确定轨和准确掌握的探测需求,作者及其团队攻克了雷达探测目标远距离与高精度、测量目标多维度与精成像的技术难题,致力于雷达系统总体设计、高性能收发组件、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性能测试与阵面监测、多波束搜索、目标自适应跟踪、空间目标定轨计算、雷达系统宽带高分辨、大型低损耗雷达天线罩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在我国空间监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还给出了空间目标探测雷达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
演讲人:郭铨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正在建造的最宏伟的天文观测设备,汇集了人类在天文学、无线电、信息、通讯、计算机、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的科技成果,将主导未来射电天文学50年的发展命脉,蕴涵多项重大科学发现,会对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做出划时代的和革命性的贡献。SKA由十多个国家的科学与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和协作建造、共同运行和管理,是超越国界的全球大科学装置,是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研实践行动。SKA不仅能给中国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带来丰厚的回报,也是中国科技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报告将概要介绍SKA技术、科学目标以及发展和建设状况,以及中国SKA面临的科学和技术挑战。
-
深空探测:月球微波成像雷达技术
演讲人:王宇
发展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升对空间环境认知并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向。自人类空间技术发展伊始,人们便开展了对月球、火星和金星等天体的探测。微波成像雷达作为一种能够穿透云雾的微波主动成像雷达,在深空探测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首次获得金星浓密大气层下的地表图像。当前,国际社会对深空探测的热情与投入不断增长,微波成像雷达在深空探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航天强国的重要发展方向。报告首先介绍了太阳系内的多个行星及其卫星的特征,梳理了微波成像雷达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部分深空探测规划。详细介绍了我国嫦娥七号探月任务搭载的月球微波成像雷达,这是我国首次在探月工程中搭载微波成像雷达载荷。报告介绍了嫦娥七号月球微波成像雷达的探测目标,双天线干涉、双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载荷设计,阐述了月球微波成像雷达在月球地形地貌探测、南极艾肯盆地堆积溅射特征研究等多个方向的应用潜力。最后介绍微波成像雷达技术在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
-
小行星探测任务的信息技术挑战
演讲人:张熇
小行星探测,是深空探测活动的重点目标之一。太阳系内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保留了宇宙早期形成时的物质,对探索太阳系及生命的起源演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行星探测,不同于大行星探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小行星目标特性的不确定。因此,探测器在设计时,必须大量采用智能自主技术,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确保任务完成。报告首先介绍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和其目标特性对航天器设计的影响。然后从小天体目标特性的信息获取手段、信息处理与建模方法、航天器自主导航与自主操作等方面,分析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思路。主要包括小行星三维重构的测量与建模,小行星接近过程的自主信息识别与自主导航、小行星采样的自主操作等。最后对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进行展望。
-
空间态势感知在小行星探测中的融合应用
演讲人:张荣之
本报告介绍空间态势感知的能力现状,及其融合应用于小行星探测中的可能性。首先分别从概念内涵、基本能力、形成能力的装备三个方面介绍解答了空间态势感知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然后总结了空间态势感知的作用,并针对小行星可能造成的危害,探讨了从近地态势感知到深空态势感知的应用意义;由此引出空间态势感知的具体手段:雷达和光学,进一步分析国内外空间态势感知装备对小行星探测的能力、优势、不足;并探讨空间态势感知深度融合于小行星探测的建设方向,可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开展和小行星撞击预警提供一定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