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次:微生物组与大健康

日期:2021年6月19-20日

地点:上海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

  • 主旨报告

    演讲人:邓子新

    多个种类的微生物以群居的形式存在于特定环境中,其所有成员的遗传信息和代谢能力的集合被称为“微生物组”。微生物组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从人和动物的肠道,到植物、土壤、海洋几乎无处不在,推动着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影响着人体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健康。由于组成复杂、分布广泛,影响深远,微生物组成为与人的大脑并列、作用巨大但又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复杂生物系统。全面解析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有可能为人类面临的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带来革命性的解决办法。本次论坛以微生物组与大健康为主题,希望借助学部平台,充分听取生物、医学、制药、环境和农业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充分交流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学术成果,对目前微生物组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讨论,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全面梳理,以进一步加强微生物与医学、环境、农业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整合国内力量,协同攻关,推动我国微生物组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并为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相关领域的跨学科发展的决策提供前瞻性与可行性的规划与建议。

  • 研究肠道菌群与健康关系的四个方法学支柱(线上)

    演讲人:赵立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菌群失调造成内毒素入血引起的慢性炎症是推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表型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会破坏菌群结构,将其从一个维护健康的“伙伴”,转变成引起慢性疾病的“病原物”。例如,我们从一个重度肥胖患者肠道里分离到一个占绝对优势且能产内毒素的条件致病菌(阴沟肠杆菌B29),单独接种到无菌小鼠中,可以引起严重的肥胖表型,包括炎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过度积累等,表明肠道菌群的某些具体成员具有引发代谢疾病的能力。因此,在研究人体代谢表型组时,需要关注肠道菌群的贡献。通过对尿液的代谢组学分析可以表征人体的代谢表型特征;通过对粪便样品的元基因组学分析可以表征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组学特征,通过对这两个组学数据的全局性关联分析,可以找到对代谢表型有贡献的肠道细菌的基因组。通过膳食干预可以纠正或者修复失调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恢复健康。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对人体代谢表型组的贡献对于揭示人体代谢疾病的发生机理、开发新的用于慢性病防治的新的营养干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微生物组重建研究:从临床倒推

    演讲人:张发明

    本报告重点涉及微生物组多层次重建及其所需的核心介入途径,从临床端口倒推微生物组重建的研究,将聚焦洗涤菌群移植、选择性菌群移植、益生菌/益生元三个层次,及其所需的核心介入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等。强调该全新的核心介入途径,主要是用于从极端的角度验证肠道微生物组重建的价值,包括临床实践和早期探索性研究的需求。

  • 肠道菌群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线上)

    演讲人:陈 鹏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机体休克、肝脏移植手术等器官功能衰竭领域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与术后器官功能恢复与维持直接相关。近两年来,人们开始把目光从肝脏自身转移到了肠道,认为肠道菌群也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核心调控因素,适当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可明显缓解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但肠道菌群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全貌仍不清晰。我们的工作首先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这种节律与肠道菌群直接相关。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菌群的相关代谢分子及特定肠道共生菌可以明显改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的工作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线索,也为其临床干预提供了若干候选策略。

  • 仔猪肠道微生物及其益生菌与宿主互作调控肠道屏障功能

    演讲人:汪海峰

    动物肠道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微环境,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形成精细的共生系统,肠道微生物物对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至关重要。仔猪断奶诱发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称为“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为导致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仔猪阶段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发育与宿主互作对肠道屏障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物丁酸(前体物三丁酸甘油酯)在仔猪肠道健康调节上发挥重要作用。乳酸杆菌为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在仔猪肠道中广泛分布。乳酸菌与肠道粘液素和肠上皮细胞互作,借助群体感应信号的介导形成生物膜,发挥定植和益生作用。乳酸杆菌菌体及其不同成分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发挥肠道免疫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