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次:声学科学与技术前沿

日期:2021年3月27-28日

地点:上海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 局部声场控制及其应用

    演讲人:杨军

    局域声场控制指采用扬声器阵列在人头附近的局部区域产生任意期望的声场。按照不同应用需求可分为:局部区域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个人音响系统以及局部区域声场重建技术。本报告将综述我们课题组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1)局部区域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作为被动噪声控制技术的重要补充,已经成为控制低频噪声的有效手段。本报告回顾了有源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系统最大降噪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我们在有源降噪耳机、有源头靠和车内有源噪声控制三个方向取得的进展和实际设计案例。(2)个人音响系统目的是在空间内部产生多个独立声场区域,通过调节扬声器阵列输入权向量的幅值和相位在特定区域内产生目标声场,同时压低在其它区域内的声能量, 即生成声场明区暗区。

  • 人工结构对声波的操控及其应用

    演讲人:程建春

    回顾了课题组近二十来在声人工结构及其对声波的操控研究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 声波与人工带隙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了固体声子晶体中低频等效声速的各向异性现象,阐明了低频 Bloch 弹性波与周期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不同极化导致不同各向异性。阐明了 Bloch 弹性波与边界、基底、周期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了 Lamb 波人工带隙结构的存在性和存在条件;

  • 声场,空间听觉与声重放

    演讲人:谢菠荪

    在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声源辐射的声波经直达和环境反射的途径传输, 形成空间声场。再经头部等生理结构散射和耳道传输,到达双耳(鼓膜)。双耳声压包含了关声源和声学环境时间和空间信息。内耳将声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神经脉冲,再经听觉神经传送到高层神经系统处理,最终形成各种听觉事件或感知。890    

  • 浅海波导中运动孤子内波引起的声波模态强度时变特性

    演讲人:孙晓峰

    气动声学作为流体力学与声学的交叉学科,从它诞生伊始就展现了两个鲜明的特色:其一是问题的高度复杂性——与非定常流动、旋涡、多尺度、运动边界等因素相关的声波产生与耗散机制问题;其二是鲜明的应用性——以解决航空飞行器,推进装置的气动噪声控制问题为终极目标。然而,气动声学发展至今,Lighthill“声比拟”假设作为气动声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在这一构架下取得了广泛的基础和应用成就,另一方面它的发展也遭遇各种科学和技术瓶颈,究竟如何选择突破方向是世界上这一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 非均匀多相孔隙介质声学研究

    演讲人:王秀明

    非均匀多相孔隙介质是指由一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固体和其孔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流体形成的多种物质组成的非均匀介质。如:孔隙中含有不相容的油、气、水的砂泥岩地层(储层)、北极冰和冻土层,速冻食品、人体组织等。非均匀多相孔隙介质声学是研究声波在非均匀多相孔隙介质中激发、传播、接收和应用的声学分支。它主要回答声波是如何在这种介质传播的, 声波的速度、衰减以及整个的声场演化规律是什么?如果利用声学理论来刻画这些规律?研究这些介质的组分、性质、分布结构等对声波传播的产生何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