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日期:2017年5月8日

地点: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

  • 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

    演讲人:谭铁牛

    模式识别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特定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甚至媲美人的性能。但是,现有模式识别方法与生物系统相比依旧存在显著不足。向生物学习,开展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有望实现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新突破,达到对不同任务无缝切换、对环境自主适应、对知识凝练抽取等。本报告将回顾模式识别的历史,阐述模式识别的现状,对有望用于模式识别的生物机制进行凝练,进而对我们和国内外同行在该方向的具体工作进行介绍,最后给出生物启发模式识别方向的未来展望。

  • 大脑可塑性与类脑智能研究

    演讲人:蒲慕明

    神经系统与其他生物系统最大的差别在其可塑性--即其结构与功能可依据使用的历史而改变。此可塑性是大脑认知功能的基础,也是类脑智能系统最可借鉴的特性。神经科学虽然在过去半个世纪来在细胞水平上探索神经可塑性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理解神经环路和大脑功能可塑性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从对大脑相当粗浅的理解中,抽取对类脑智能技术有启发性的内容,将是目前类脑智能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将回顾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重大发现,并猜测新一代类脑神经网络可借鉴的自然神经网络的特性,并简述赫伯神经集群假说(Hebb Cell Assembly Hypothesis)的演化和对人工网络计算模型设计的可能贡献。反之,我亦将举例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亦可对进一步理解人脑复杂网络的运作机制有所启发。

  • 人脑视觉认知原理和启发

    演讲人:何生

    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人的知觉、注意、记忆、情绪、决策、问题解决、语言、意识等过程的功能和神经机制。人脑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信息处理系统,我们对其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在此报告中,我将讨论认知科学的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多个平行通路(包括皮层上及皮层下)的不同的特性和分工,前馈和反馈信号的相互作用,物体识别的多层次结构,专家化系统的形成,以及知觉意识的功能等。讨论的问题也包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人脑中的哪些工作原理值得学习和借鉴

  • 自驾驶认知

    演讲人:李德毅

    自从图灵测试提出以来,脑认知的度量和测试一直是人工智能的热点话题。图灵测试根本上是一个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测试。测试的问题域,无论是机器对话、机器写诗、机器为图配题、还是机器自动驾驶,图灵测试都允许测试者现场介入,尽管判定结果存在整体客观性,但都会带有近似性和主观性的成分。我们认为,和对话、诗词写作、图配题等智能活动相比,驾驶图灵测试可通过驾驶行为大数据进行更为精确、更为客观的评测机器人的认知。无人驾驶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车而在于人,其核心是物化驾驶员在开放条件下对不确定性驾驶环境的认知,它是在长期的驾驶实践中从环境感知到决策控制的经验积累形成的。回顾十年来我们参加的一次次无人车比赛和里程碑试验,智能车各种感知和认知手段,相互依存,彼此缠绕。在各类比赛场、测试场,无人车表现千奇百怪、反反复复,我们困惑过,迷茫过,试来试去,换车、换平台、加电源、换模块等,通过多车交叉验证和常态试验,终于理出了头绪,重点是物化驾驶员认知,解耦出类脑的功能模块,研发机器驾驶脑,和汽车一起构成轮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