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环境科学

作者:

第一章 环境化学

第一节 引 言

环境化学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宏观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 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和生物生 态效应。环境化学强调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和解释环境的结构、功能、状态和 演化过程及其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 前正面临比工业发达国家更加复杂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 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重大污染事故及潜在的环境 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构成挑战,环境化学必须研究建立生化和化学毒品的快 速灵敏的分析方法与预警系统。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 给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环境化学在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修复污染环境、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 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境化学与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交叉,在攸关国 家环境安全和人群健康等若干重要领域中蕴含着重要机遇:①与地学和生物 学交叉,在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区域环境过程等领域取得若干原创性成 果。②与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交叉,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环境友好/功能材料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等,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③与毒理学和医学等交叉,系统研究化学污染物暴露与食品安全、化学品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纳米颗粒物的生物效应等,为保障国家环境 安全和人类健康服务。不同领域的研究重点:①环境分析化学。应用高新技 术(如激光、微波、分子束、核技术、纳米技术等)从根本上革新原来的分 析方法、步骤和程序。②环境污染化学。在深入研究污染物单一介质环境行 为化学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化学机制,研究尺 度将由局部地区向区域和全球范围过渡,研究方式由定性描述向定量预测发 展,将突出复合污染行为和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及实时动态分析。③污染 控制化学。研究环境功能材料和污染控制过程的化学原理、温室气体和酸雨及 臭氧层损耗前驱物排放阻断技术原理与方法、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土壤/地下 水污染修复与缓解技术原理与方法、多种污染控制技术联用方法等。④污染生 态化学。加强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环境介质的界面行为、环境中污染物的老化 与生物可利用性、环境污染物的致毒/脱毒过程及应用、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生态系统化学污染的阻控新方法与新技术等。⑤理论环境化学。研究环境污 染热力学和动力学、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微观界面行为及反应机理、 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污染物的非线性界面行为和非 平衡理论、环境化学方法学体系等。 

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包括:①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区域环 境过程与调控原理。发展污染物微界面环境行为的表征方法与技术;探明环 境中典型污染物的“老化”、“锁定”与“活化”机制,发展典型污染物生物 有效性的调控技术原理;探明区域环境介质中典型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源汇 机制、多介质界面行为与区域环境过程及调控机制,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 与区域环境过程,提出预测污染物区域环境容量的方法;发展污染削减与修 复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全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 典型区域污染物减排与削减、国家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②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与生物效应。纳米材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 态、时空分布等环境行为;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代谢的表征 方法体系;纳米尺度相关性生物学效应与作用机制;复杂环境介质中纳米颗 粒物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行为;纳米颗粒物毒性作用的评价方法体系。 ③环境友好和功能材料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发展新型大气污染物及颗粒物 高效消除的环境功能材料,建立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控制的 集成技术体系;研发新型高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剂、絮凝剂,揭示各类吸 附或絮凝材料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构建新型环境友好的污染 物转移去除体系,高效去除新型高毒性低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发展选择性消除目标污染物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原理;阐明污染物在功能材料表界 面的作用机制及反应原理,为有效控制与消减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④化学污染物暴露与食品安全。研究食品中新出现的化学污染物膳食摄入途径 和控制方法;针对食品中新出现的化学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与 个人护理品(PPCPs)、热加工污染物(丙烯酰胺、呋喃、氯丙醇脂肪酯)、重 金属等,建立健康风险分析评价方法;重点以国家食盐加碘中甲状腺致癌争议 和甲状腺药物、溴代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及其电子垃圾焚烧中食品安全问题; 建立我国人群膳食暴露模型和暴露标志物,并结合健康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标 志物,建立健康风险与获益评估模型,揭示食品中代表性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健 康效应机制,为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戴树桂,2005;朱利中,2011)。

它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环境化学是在 化学科学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 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的特点是从微 观的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宏观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 核心是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和生物生态效应。研究内容包 括: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及 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趋、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 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 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强调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和解释环境的结构、功能、状态和演化 过程及其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从而区别于环境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它以环 境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和解释环境问题的化学本质,从而区别于化学 科学的其他分支科学。 

环境化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深入环境的各个方面,如大气环境、 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圈,从污染物的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质量监测、 迁移转化过程,到污染物的控制、治理和修复,乃至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 环境化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化学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数量和形态方面 的信息,还可以描述和预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及未来变化趋势等,并为环境 污染控制、治理和修复提供原理和手段。因此,环境化学贯穿于环境问题研 究的全过程。每一次环境污染事件的认识与解决,与环境化学工作者的努力 是分不开的。 

环境化学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作为 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面临比工业发达国家更加复杂的环 境问题。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 集中出现。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生态安全、食品安 全和人群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环境化学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 放强度、修复污染环境、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改善生态环境和保 障人群健康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潜在的环境 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构成挑战,环境化学必须研究建立生化和化学毒品的快 速灵敏的分析方法与预警系统。随着各种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环境分析化 学将在传染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科学及化学、地球 科学、生物学、毒理学、生态学、土壤学、大气科学和水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 展。如水俣病、痛痛病等环境化学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 的发展,由此发展的复杂基体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又在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地球科学等其他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环境化学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多学科的 有机融合和交叉,必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环境化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在解决重大环境问 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环境分析 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污染生 态化学和理论环境化学等。环境化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 方法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深度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