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学部
  • 首 页Home
  • 关于我们About Us
  • 专家观点Voice
  • 战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
  • 学术活动Conferences
  • 出版物Publications
  • 新闻动态Newsroom
  • 首 页Home
  • 关于我们About Us
  • 专家观点Voice
  • 战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
  • 学术活动Conferences
  • 出版物Publications
  • 新闻动态Newsroom

出版物 Publications

  1. 首页 > 出版物 >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
  •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
  • 中国科学
  • 科学通报
出版物
  •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
  • 中国科学
  • 科学通报
  •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总论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总论

      全球科技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核心快速发展,并不断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 2035 发展战略总论》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旨在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态势,发现宏观视角下前沿领域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我国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大跨度的历史视角中阐述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下篇是对本丛书其他 37 个分册的摘要的汇总。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天文学
    一看就懂的未来科学蓝图——一起认识天文学

    中国天文学

      天文学是一门探索宇宙中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基础学科。《中国天文学2035发展战略》面向 2035 年,在对天文学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文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以及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天文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书还分别阐述了星系宇宙学,恒星、银河系及星际介质,太阳物理,基本天文学,新兴方向,天文技术方法等天文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天文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力学

    中国力学

      力学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对科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发展起到支撑、引领与推动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力学学科在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为国家科技与教育事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力学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力学 2035 发展战略》面向 2035 年,探讨了国际力学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将我国建设成国际力学强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深入阐述了力学领域总体及各分支学科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及研究特点,系统分析了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凝练了力学学科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我国相应的优先发展领域和政策建议。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纳米科学

    中国纳米科学

      纳米科学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结晶,也是未来变革性技术的源泉。《中国纳米科学 2035 发展战略》包括纳米科学的战略地位、纳米科学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纳米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布局、纳米科学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系统分析了纳米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态势,总结了纳米科学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我国相应的优先发展领域和政策建议。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纳米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生物学

    中国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当前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生物学研究关系到生命与健康保障、农业及粮食安全、环境与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是国计民生、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保障。《中国生物学 2035 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生物学科的科学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生物学及相关分支学科和领域 2021~2035 年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并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生物学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中国农业科学 2035 发展战略》面向 2035 年,在对农业科学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形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科学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优先发展领域与重大交叉领域、国际合作优先领域进行了深入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书还分别阐述了农学基础与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植物营养学、林学、草学、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食品科学等农业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农业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地球科学

    中国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认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自然科学。当前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建立“地球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体系的新时代,国内外的地球科学研究正在朝该方向发生深刻变革。本书阐述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凝练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思路、目标及方向,探讨了 2035 年前我国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和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问题等,以期为国家发展地球科学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

    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 2035 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该学科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论述了水循环与水资源、土壤与土地科学、油气与煤化石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生态系统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风险、遥感与地理信息等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推动中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资助机制与政策建议。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1234下一页尾页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关于学术引领网站上的任何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使用必须经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的许可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100190)